以前只讀過李潼的少年小說,這個寒假希望能夠看完李潼所有的作品,就從這本比較薄的相思月娘開始吧!
相思月娘是李潼的短篇小說集,收錄了八篇作品。
洪不郎-寫一群孩子打棒球的故事。
相思月娘-寫父親與母親的愛情故事。
鐵橋戰役-寫金蘭嬸在鐵橋上繫黃色蝴蝶結祈禱在美國從軍的孫子平安的故事。
喬遷誌喜-寫徐向前委託搬家公司喬遷新家的故事。
轉去寒溪找春天-寫田水明到寒溪拍攝原住民系列照片的故事。
采風錄-寫大學生與老師為了參觀古蹟發生齟齬的故事。
沈大夫的花房晚餐-寫沈大夫一家與他的司機互動的故事。
雨傘開花-寫紹吉因阿媽出殯進而瞭解阿媽為何讓人尊敬的故事。
這八個短篇故事,寫的大多是小人物的生活,每個故事都寓含深意,看完每一篇,都好想寫些心裡的想法,但這樣工程實在太浩大了。
既然書的名字以其中一篇故事來命名,那就來說說這篇「相思月娘」的故事好了。
母親想去金門,已經說過許多回了,但中志想不通,為何沒去過金門的母親,會對金門這麼嚮往。當時金門還沒開放,他自己因公去過幾次,幾次行程都大同小異,不覺有什麼特別之處。
母親受過日本小學教育,彰化女高畢業,是個溫柔婉約的女子。父親的身材保持極好,風流韻事不斷,但母親總沒說過父親什麼,甚至面對父親粗暴的拳腳相向,也是吞聲隱忍。
三個已成年的孩子不忍母親如此受苦,向母親提議何不跟父親離了吧!母親卻只是含笑聽著。
金門解嚴之後,母親打聽了前往金門的所有手續,希望中志陪她走一趟。面對著母親,那好似久未回鄉的遊子情,中志不忍多問原因。
到金門之後,母親對金門的熟悉,讓他驚訝,那不是一般旅遊書上會記載的東西。安頓好行李,母親招了一部計程車,直驅太武山,那時已經是黃昏時分了,母親執意要中志陪她上山走走,她說:路好走便行,今晚該是有月娘。
爬上陡長的山路,在鄭成功奕棋的石洞階梯下,母親從手提包拿出一封信,交給中志。泛黃的信封,貼著莒光樓郵票,是父親在金門當兵的時候寄給母親的。裡頭有一張照片,是父親身著憲兵服的照片。母親說,認識半年又十天,父親就來當兵了。
只是一首詩。母親說,這是父親到金門之後寫給她的第一封信,沒想到就是一首好詩,如今算算也有四十年了。母親說,這麼多年來,她時時都想來探望父親當時的心情,是什麼樣的月夜,讓父親寫下這首情詩呢?
月娘在相思樹的暗影頂
浮動的暗影想起妳一人
是拍岸的海湧聲
還是風吹樹影代替我
聲聲叫著妳的名
相思相思只有我知影
欣羨月娘光光無界線
照東照西無阻礙
妳在東邊我在西
月娘倘也不倘代替我
我的鍾情獻給伊一人
相思相思只有伊知影
母親在太武山半山腰,找著了軍營和附近的海印寺。這應該就是當年父親寫信給母親的地方。母親掏出這封信,夕陽已落,他看到母親捧信到香爐前,對著寺外的滿月和成片的相思樹林,一拜,然後將信用紅燭點燃。母親只是淡淡的說:「還願。」
從金門回來的第三天,母親親筆寫了離婚協議書。父親覺得都已經老夫老妻了,母親是不是頭殼壞去了,去找中志問明原因。
故事到此打住,作者並沒有告訴我們,中志的父母到底離婚了沒有。但難道父親真的不知道母親為何要離婚的原因嗎?還是父親習慣的在母親的生活中擔任指揮官的角色,覺得就算要離婚,也要由他來發號司令?
很多母親,年輕時為了讓孩子有個完整的家,所有的苦都往肚子裡吞,等到孩子長大成人之後,覺得自己的責任已了,所以選擇結束婚姻,在所剩無多的日子裡,過自己想要的自由生活。有些母親甚至是在孩子的支持下,才能夠提起勇氣,逃出婚姻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