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輝的心」,林鍾隆作品,台灣少年小說創作的肇端,被譽為台灣少年小說的經典之作,全書二十章,從民國五十三年起,在《小學生雜誌》上連載,深受讀者喜愛。


好不容易才借到這本書,因為自己的論文寫的就是少年小說,怎麼可以沒讀過這本「台灣少年小說創作的肇端」的不朽作品呢?

這部小說的年紀,比我還要大上好幾歲,書中描寫的農村生活,是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儘管如此,少年阿輝在逆境中,刻苦向上的決心,仍然讓人為之動容。

失去父親的阿輝,因為母親到臺北工作,將阿輝寄養在舅舅家,雖然受盡委屈,卻也能夠在困苦的環境中,苦中作樂,尋找生命的出口。


故事的最高潮,是舅母與鄰居因打架事件鬧上警察局,舅舅和舅母要阿輝作偽證,稟性耿直的阿輝有些無所適從,說實話,一定會被舅舅和舅母責罰,說謊話,又會害了鄰居。警察要他實話實說,阿輝照著做了,好心的警察告訴阿輝,不能再住在舅舅家,阿輝帶著向舅舅要來的錢,忐忑不安的搭上火車,到臺北去找媽媽。到了臺北,人生地不熟,還好遇見一個好心的伯伯,根據阿輝給的地址,帶著阿輝找到了媽媽幫傭的地方。


阿輝見到了媽媽,撲進了媽媽懷裡,母子兩相擁而泣。主人家回來之後,問清了事情的始末,願意讓阿輝留下來,還幫阿輝辦了轉學手續,讓阿輝繼續學業。


我不知道現在的孩子讀「阿輝的心」,會不會感動?就像「阿信」的故事一樣,有點年紀的成人看了,會感同身受,從小養尊處優的孩子,會不會覺得怎麼可能有這種事情?

當物質生活太優渥,孩子的心就失去了某種對抗困境的力量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