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小肥學校園遊會,星期一補假,剛好媽咪還有一天假可以補休,所以爸爸也排了休假,回台中看爺爺奶奶。
星期一,是大家上班的日子,這種時候出遊,不用到處塞車人擠人,還真是不錯啊!
不過只有半天的時間,無法跑遠,就到附近的石岡進行火車懷舊之旅吧!
竟然有月台叫做「0蛋」,真是太有趣了,小肥站在這0蛋月台下剛剛好,希望不會因為這樣考個0蛋回來。
為什麼這裡叫「0蛋月台」呢?上網google一下,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資料來源:http://mmweb.tw/31910/)
原為東豐鐵路重要停靠站的石岡火車站,一旁另有興建典雅之休憩亭,石岡火車站"東勢-豐原"之站牌依然豎立站旁,尤其是"零蛋月台"讓人回味當時學子回味無窮,送往迎來、人來人往之景象。
東豐鐵路全線於1959年1月12日開始營運,而自1991年9月1日停止營業,而且舊鐵路也改成了東豐自行車綠廊,石岡車站就位於自行車道上,留下一節火車廂以及站牌供人留念,石岡車站又稱0蛋月台,其實「0蛋月台」原為「零擔月台」,是當時居民外出的重要交通地,又是零售貨物的聚集地,故得此名,後來因同音之趣便稱「0蛋月台」。
在這裡要小心隨時出現的腳踏車,有些人騎車的速度還不慢,行人要小心。
這裡是九二一斷層帶遺跡,看這斷裂彎曲的鐵軌,就知道當時的震度有多強。
不改搞笑本色的小肥,很多行為真的會讓媽咪臉上出現三條線.........
這裡是穀倉,從0蛋車站走過去有點距離,所以我們開車過去。
這座穀倉也是很有歷史的喔!(資料來源:http://newtravel.taichung.gov.tw/zh-tw/Attractions/Intro/826/%E7%9F%B3%E5%B2%A1%E7%A9%80%E5%80%89)
位於石岡區的石岡穀倉,過去列為原台中縣八大古建築,石岡穀倉的興建年份已不可考,但歷經921大地震,這座木造建築依然仍屹立不搖,保持原貌,穀倉建築木材使用台灣杉木,並採大柱大梁和大量牆面的斜撐工法,裡頭仍然保留各式稻穀農用機械,整棟建築挑高三層樓,進入內部一窺,可見其壯觀整齊的各式機械,當年規模可見一般。
初看石岡穀倉毫無起眼,僅是棟古老的木造建築,外表完好如初的景象,難以想像經歷過921大地震,甚至讓人以為這是地震後重新建造的,但一進入穀倉內,看見藏匿屋內上空的各式稻穀機械,不難想像這棟木造建築境仍捱過大地震,且令人感到瞠目,想像過往這裡是大甲溪的糧倉。另外來到石岡穀倉,也不訪探究曾繁榮一時的石岡老街,雖然已無老街模樣,但稀疏的幾棟日治木造建築能保留當初的簡約風格,而鄰近的東豐自行車綠廊,更是當地知名的旅遊景點。
每次出遊,都少不了來拍著海豚飛照片,這回媽咪技術比較好,小肥也少跳好幾次。
第三個景點來到梅子車站,可是這裡怎麼找都沒有火車啊!
資料來源:http://taichung.mmmtravel.com.tw/index_m.php?ptype=ieb_c&L1_id=15&L3_id=32174&town_name=shihgang
梅子車站位於梅子社區裡,原為東豐鐵路舊車站之一,經過梅子社區發展會努力之下,如今已經成為新的休憩車站景觀,座落於梅子社區裡,簡單的月台佈置與陳設,感覺依稀訴說著當年五分車運載山城間來往的情景。
原來火車在這裡啦!
關於五分車懷舊公園,也是有歷史的喔!(資料來源:http://emmm.tw/L3_content.php?L3_id=890)
在日據時代,八仙山所生產的木材、平地所生產的甘蔗及山城四鄉鎮民眾出入豐原,皆以五分車鐵路為交通工具,這條五分車鐵路建於大正13年〈西元1924年〉8月,由過去本省中部一家私人鐵路公司「台中輕鐵公司」所經營,全長13.1公里,由豐原開出後,一路上經過許多村莊後,再接林業鐵路通往八仙山。
如今僅剩少許歷史讓人回顧,在梅子社區的維護下,建設五分車懷舊公園保留當時的模樣。
為什麼是叫做〝五分車〞呢?
因為它的軌道距離是0.762米,約為歐美標準軌距1.435米的一半,五分指的就是一半的意思,所以稱之為「五分車」喔。
梅子社區內有座小型公園,像是珍藏的珠寶盒隱藏在不起眼的地方,懷舊公園在門口就可以一眼覽盡所有風光,原本在921地震前這裡是社區托兒所,在921地震過後,利用現有的地震遺跡,梅子社區合力建設出這個五分車懷舊公園,重現當時五分車山城間來往的老舊時光。
下面照片中的圍牆,就是當年被九二一大地震震垮的托兒所留下來的。
一旁的小涼亭寫著:入公園 講客話。
雖然我們不會講客話,但相信這兒還是歡迎不會說客語的遊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