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真是的好地方,桃園下著雨,台中卻出大太陽。趁著小肥回台中的假期,爸爸先帶爺爺奶奶到台中新開幕的好市多朝聖,然後帶我們到台中放送局去走走。

小肥一路上都黏著爺爺,連在車上都賴著不放。


哇!台中市區的小巷裡竟然有這麼美的建築。回家之後在台中旅遊網裡搜尋資料,才發現原來這座建築可是大有來歷的。

 

台中放送局-其主體建築屬於『過渡式樣』,這些點綴性裝飾元素包括「簡約羅馬風格」與「簡化哥德風格」兩類。放送局意圖營造中世紀古堡意象,二樓女兒牆採『四葉飾』鏤空圖騰,此風格屬於「簡化哥德風格」手法。

 

大正十四年(西元1925年)三月二十二日「東京放送局」開始播音,東京放送局開播同年(西元1925年)六月十七日「台灣始政三十週年紀念」時,台灣總督府曾經試驗性地播音十天,作為殖民政府威望的宣示及成果展示,是台灣島上廣播之肇始。



民國初年,台中放送局常常被當成處決人犯的場所,因此當時日本人在此地建了日池及月池,意為「日月照光輝」,有避煞的作用。小肥身後這個圓形的池子,就是日池。


這個乾枯的半圓形池子就是月池,現在裡面都沒有水了。


防空洞入口之一


防空洞入口之二

 


月池後面,留有一個日治時期留下的防空洞,推測為二次大戰時間,日本政府為保護播音人員安全所留下的防空避難設施,為防止炸彈粉屑直接飛擊躲在裡面的人,內部特別建造L型,現今已荒廢。

 

我們剛到放送局的時候,隨處逛逛,並不知道這裡是防空洞的入口。媽咪要小肥下去探險,看看洞裡有什麼?小肥說裡面黑黑的、一些石頭、還有蜘蛛網。小肥長大了,膽子也大了,竟然敢自己從防空洞的這個入口進另一個入口出。


媽咪等了一陣子,才拍到這張沒有遊客當背景的全景。

 

目前場區分為一樓前半為歷史文化中心、後方則展示廣播器材的演進、二樓則有展覽室、錄音室及會議廳,主體建築後方則開放「森林1935」簡餐咖啡店的經營。



一進大廳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廣播音箱。一樓的展示廳,展示了廣播器材的演變。


1980-日本-匣式錄放音機




1930-美國-唱盤收音播放機



真空管收音機


1986-新加坡-雙卡收錄音機


1980-日本-盤帶錄放音機



1950-台灣-中廣牌收音機



1936-英國-手搖式唱機


1914-美國-手搖式留聲機



1897-美國-手搖式留聲機


真空管收音機




這個留聲機前面的紅色按鈕,按下去會有各個時期放送的廣播節目喔!



這張海報超級搞笑的,是放送局洗手間裡張貼的海報。胡市長為了提升如廁文化,也太犧牲了吧!


放送局二樓是專業錄音室,下午兩點開放,可惜我們到的時間沒碰上,有點可惜。不過還是可以在外頭的模擬播音台過過乾癮。

 




在放送局裡有一家咖啡廳,名字很浪漫,叫「森林.1935」。


【森林.1935】
延續「薰衣草森林」融入當地人事物的立店精神與對待客人如好友的服務理念,兩個女生--慧君和庭妃繼南投清境、台南南科、新竹尖石後,將與喜愛薰衣草森林的朋友在【電台街一號 台中放送局】見面!森林.1935代表的是薰衣草森林的精神融入1935年放送局的歷史。




我們在這裡才停留一個小時,就碰到三對新人在此拍攝婚紗,可見這裡是個熱門景點。我們還看見新娘子爬到入口旁的樹上去呢!


該回家囉!雖然參觀時間短短的,可是小肥和爺爺的感情可是長長久久,無人可擋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