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是個五年級的學生,這個學期才轉到羅森老師的班上,原本卡拉在班上像個隱形人一樣,卻因為在公佈欄上張貼了一份自編的「蘭德理校園報」,成了班上的紅人。其中一篇社論「這樣公平嗎?」指出羅森老師的教室裡沒有教學。有人在學,但沒有人在教。因為羅森老師認為「學生必須學會自我學習,也要學會與同學互相學習」,所以卡拉提出質疑,如果學生能自己教自己,也能互相教,為什麼領到教師工作薪水的卻是羅森老師?

 

這篇社論引起了軒然大波,羅森老師紅著臉將「蘭德理校園報」撕成碎片,丟進垃圾桶裡。

 

其實卡拉沒有惡意,她只是想要一位真正的老師。

 

但媽媽告訴卡拉:「誠實是好的,讓人知道真相也是對的。但當妳要刊出真相時,就要確定那裡面也有慈愛的善念,這樣就會無往不利。」

 

羅森老師因為卡拉的這篇報導,重新思考了自己當老師的意義,回想自己是怎麼讓教學熱情一點一滴流失的呢?

 
找回昔日教學熱情的羅森老師,支持卡拉繼續出版「蘭德理校園報」,但因為刊出一篇關於離婚的文章,遭到邦斯校長的質疑,因為邦斯校長對羅森老師已經「感冒」很久了,這次終於逮到機會,可以將羅森老師趕出校園。所以邦斯校長召開「羅森老師懲戒案」,要求他為此事負責,否則就要提前退休。但輿論卻一面倒的支持羅森老師,認為他並沒有錯,最後懲戒案撤銷,而卡拉的「蘭德理校園報」仍然繼續發行,刊登學生們最關心的校園大小事。

 
看了這個故事,感觸好深,像羅森老師這樣,七年來,在教室裡沒有進行任何教學活動、沒有作業、沒有考試,只是坐著看報紙,如果這個案件是發生在台灣,羅森老師可能早就回家吃自己了。

 
雖然卡拉一開始只是自己因為自己喜歡編報紙,所以自己製作了「蘭德理校園報」,但後來新聞越來越多、版面也越來越多,卡拉也學著跟同學一起進行編輯,學會了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大部分的老師剛執教鞭的時候,都是充滿熱情的吧!可是隨著時間一年一年過去,還有多少老師能夠保持原來的樣子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