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寫作文,原來如此—近代散文」,收錄的文章,印象中以前高中課本裡都讀過許多,像徐志摩的「我所知到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我的彼得」、「寫作雜談」,朱自清的「背影」、「匆匆」、「荷塘月色」,許地山「落花生」、「我想」,魯迅「風箏」、「我怎麼做起小說來」,郁達夫「釣台的春晝」,梁啟超「學問之趣味」。其中徐志摩寫的「我的彼得」是我以前沒有看過的文章且感受深刻的文章。


這篇散文是徐志摩寫給他早逝的孩子「彼得」,彼得三歲的時候過世,在這之前,徐志摩只在孩子四個月大的時候,見過彼得一次面,之後就再也沒見過了。文中徐志摩娓娓道來一個父親的遺憾,那種深深的悔恨,好像深入泥土的樹根,牢牢的犖在心中。我很好奇,為何徐志摩只見過彼得一次,看了文章後的小故事才知道,因為彼得出生不久,徐志摩和林徽音就離婚了,接著徐志摩到歐洲求學,就這樣,結束了與孩子短短三年的父子緣。


我在網路上尋到這篇非常感人的文章我的彼得


世界上什麼藥都有,就是沒有賣「後悔藥」。所以,愛真的要及時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