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的一本書是劉其偉的「探險天地間」。


看到這本書的封面,讓我想到跟我的畫畫老師(我都像小丸子一樣喊他爺~)學畫也2-3年了,爺爺是個喜歡和年輕人親近的老頑童,上山下海,活力充沛。有天爺爺來幼稚園,看見我的桌上放著這本書,還誇獎我有水準,害我很不好意思。其實爺爺自己不知道,他和劉其偉還真有幾分相似。爺爺一生也是為生活忙碌奔波,也不算是科班出身,只是憑著自己對於畫畫的熱愛,一路從年輕畫到現在。爺爺渾身上下都充滿活力,有種吸引人的特質,所以爺爺身邊常常黏著一大群人,纏著他學畫畫。


關於劉其偉的生平,在網路上有很多資料,其中以http://www1.tmoa.gov.tw/maxliu/Life/index.asp  國立美術館劉其偉個人專屬網站資料最為豐富。

其實我對劉其偉並不熟悉,只知道他是個很有名的畫家,唯一知道的作品就是「婆憂鳥」。(圖片來源:天下文化書坊,如有侵權,煩請告知)

 

    婆憂鳥的傳說:

「從前,有一個窮苦人家過端午節,小孫子吵著要吃粽子,老祖母沒錢買米裹粽,只好用泥土做了一個假粽哄他開心,沒想到小孫子把假粽子吃到肚子裡,死了。老祖母非常傷心,日夜流淚。後來,小孫子變成了一隻美麗的小鳥,每逢黃昏,就停在家門前的大樹上呼啼:婆憂!婆憂!」

我是看了這本書之後,才知道劉其偉原來是工程師,精通英日語,參加過越戰,只是因為以畫畫聞名,所以大家並不熟知這段故事。我真的好崇拜像三毛、劉其偉這種具有冒險精神的人物,從他們的故事中,填補了我從沒有冒險精神的平凡心靈。


天下文化書坊對劉其偉的介紹:

         與民國同歲數的劉其偉,學的是電機工程,將近四十歲時看了別人的畫展,拿起畫筆居然就無師自通。


         六十歲以後又再半路出家,埋頭鑽研文化人類學。別人在家含飴弄孫時,他卻冒險跑到婆羅洲及大洋洲去採集民族的文物。


「老頑童」劉其偉不認為自己有什麼了不起,經歷兩次大戰、東京地震下劫後餘生、躲過越戰砲火、深入蠻荒叢林......幾度與死亡擦身,大半生遭逢流離苦難的他,對生命有著非比尋常的詮釋。


        「劉老」從機械工程師、戰士、狩獵者、聞名中外的畫家、文化人類學家到自然保育者,他的人生中每一個轉折,都是從自發興趣引動莫大的生命力,終至在譯述、論著、繪畫、探險上,展現豐碩而驚人的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