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書中(幼教適性課程與發展P7-2,華騰)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記錄下來勉勵自己,每個孩子的特質不同,不要用同樣的標準去要求每一個孩子,也不要希望孩子個個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找出孩子的專長,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優勢能力,在對的位置做對的事,才能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喔!
從前有一所動物學校,其課程包含了跑步、攀爬、飛翔和游泳。所有的動物都有機會參與所有的課程。
學校裡的鴨子非常擅於游泳,甚至游得比教師還好。鴨子同時通過了飛翔科目的測驗標準,但是牠卻不擅長跑步。因為鴨子在跑步方面表現不佳,所以牠被要求退出游泳課,並在放學後,留下來練習跑步,因為鴨子花太多的時間在跑步上,以致於最後只以平均的成績通過游泳課。平均成績對大家而言,雖差強人意,但勉強可以接受,然而鴨子卻不這麼認為。
老鷹被認為是學校中的問題學生,因此教師特別嚴格的要求牠。牠在爬樹的科目中以自己的方法領先所有的動物。
兔子一開學便在跑步的科目裡一鳴驚人。但由於牠在游泳科目中一再補考,以至於得到憂鬱症而必須休學。
松鼠在攀爬科目中,表現相當優秀,但是牠的飛翔課教師卻要求牠嘗試從地上飛到樹上,而不是從樹上往下飛。於是牠得了抽筋的症狀,最後在攀爬科目與跑步科目中,分別得到了C與D的成績。
另外土撥鼠的後代,不得不拜獾為師,因為學校負責人拒絕將挖土的科目排進課程裡。
最後,在游泳、跑步、攀爬和飛翔科目中,表現平平的是鰻魚,卻被選為在畢業典禮時致告別詞的學生代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