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孩子,勇敢向前行」是小野的另一本親子書,2007年3月初版一刷。

 

小野的一兒一女都長大了,分別到紐約和義大利求學,獨立又有想法,背上背包,勇敢向前行。

 

我覺得其中一篇「禿頭的單位」還蠻有意思的。

 

李亞(小野的女兒」在佛羅倫斯讀書時,到日本同學家參加日式的家庭聚會,酒足飯飽之後,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人,談到了禿頭的問題。

 

日本廚師一郎說,日本用多少¥來計算禿頭的面積,禿越大,¥就越多。

 

義大利人馬可說,義大利用廣場來計算禿頭的面積,禿得最大的就是聖馬可廣場,禿得最小的,就是米開朗基羅廣場。他們認為選擇廣場來形容禿頭是很有文化教養的。

 

台灣學生李亞說,台灣形容禿頭的單位很有氣勢,只禿在頭髮的分線上的是台灣海峽,沿著髮線禿上去的是日本海,從中間開始禿的是地中海,全部禿光了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

 

原來光是個關於髮量多寡的問題,就有這麼多種不同的形容方式,在多元文化的學習環境之下,生活上所獲得的資訊,是在課堂和教科書中找不到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