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自我中心」心理學,教你不再因迎合而痛苦、孤獨.jpg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自我中心」心理學,教你不再因迎合而痛苦、孤獨》, 石原加受子作品,2021年4月方言文化出版。

【博客來網擄書店的介紹】

太過在意別人,你就會一直被支配!
生氣、愛面子、焦慮、不安都沒關係!
刻意「自我中心」,人際關係反而更順利!


  時時把別人放在心上,彼此互相關懷,的確是體貼的表現。
  但太過在乎別人、甚至起了比較之心,長久下來就會變成難以負荷的重擔,例如:

  「大學同學突然貼出結婚訊息,老公好像很有錢,我卻還是單身狗……。」
  「家人對我的工作、伴侶一直有意見,我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呀!」
  「和朋友在線上閒聊,對方突然訊息回覆得好慢,我剛剛說錯話了嗎?」

  就像這樣,凡事太過在意他人,拿別人的人生衡量自己,
  不斷計較得失和勝負,無異於是在對自己施暴。
  使生氣、不安、焦慮等負面情緒,成為吞噬自己的怪獸。

  日本超人氣心理治療師――石原加受子認為:
  生氣、愛面子、焦慮、不安,都沒關係!
  負面情緒之所以成為問題,是因為你一直以「他人中心」的觀點在想事情;
  唯有將他人中心轉變為「自我中心」,才不會再因迎合而痛苦、孤獨。

  ★「自我中心」不等於自私,唯有如此,才能活出最理想的自己!

  ◎他人中心:
  以他人的價值觀衡量自己,不斷和人做比較,
  壓抑自己真正想要的,甚至自我懷疑。

  ◎自我中心:
  以內心作為判斷依據,因此可以活在當下,
  是一種愛自己的表現,更會活得越來越有自信

  接著,傾聽內心聲音,不壓抑也不忍耐,放慢腳步,感受人生中的微小好事。
  切記:人生中的許多事,都無法用數字衡量。
  如此一來,便能擺脫他人的價值束縛,不再對自己的情緒施暴。

  ★負面情緒不壓抑,人際關係更順利,為什麼?

  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是受傷的心在傳達「你不夠愛自己」的訊息:
  
  生氣表示你沒有珍惜自己、沒有愛自己。
  愛面子表示你正在迎合他人,活在想被認同的欲望之中。
  焦慮代表著想要達成自己的目標,你還需要更多時間。

  用「自我中心」的觀點看待事物,你會發現一切大不同!

  ◎遭到同事的惡意批評,你會怎麼辦?
  他人中心:他憑什麼這樣對我,我要罵回去!
  自我中心:這其中一定還有什麼原因,說不定對方正遭遇什麼不順心。
  →只要我問心無愧,就沒必要太在意。

  ◎朋友們一個個成家立業,我好羨慕……。
  他人中心:一直找不到適合對象,覺得自己真丟臉、沒出息。
  自我中心:誰說人生價值非由婚姻決定不可?況且,這真的是我想要的人生嗎?
  →我衷心為朋友感到高興,但我也不想跟人比,自己過得開心就可以。

  觀點轉變後,你將因為追隨內心而成為更優秀的人,
  也能接受到更多周遭的正面訊息。

  讀完這本書,學會「自我中心」心理學,
  解讀壞情緒中的正面訊息,不迎合、不忍耐,停止對自己的情緒暴力,
  你會發現,你的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反而更能活出最理想的自己。

-----------------------------------------------------------------------------------------------------------------------
很喜歡作者的這一段話:「動員所有的感覺、五感、情緒,去感受自已現在正在體驗的事情,這就是活在當下。只要活在當下,每時每刻按照自己的內心做出選擇,就會充滿充實感和滿足感。當我們感受到這種滿足感、幸福感等積極正面的情緒時,內心和實際行動便會是一致的。於此同時,已可以說是一種愛自己的狀態」。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要愛自己,但有時又有一種矛盾的心情,就是什麼都是以愛自己為出發點,會不會讓別人覺得自己不夠體貼?這就是我們常常會陷入以以「他人中心」的觀點在想事情,常安慰自己吃虧就是占便宜,或許這種想法已經需又修正了,愛自己不等於自私,自我中心只是一種看事情的觀點,只是改變對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並沒有改變事情的本質,但對自己產生的效果卻有十萬八千里的差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珊珊 的頭像
    珊珊

    珊珊來此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