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黎到巴塞隆納,慢慢走.jpg

《從巴黎到巴塞隆納》,韓良憶作品,皇冠文化出版。

 

內容:

Paris巴黎,永不結束的故事

・第一站·巴黎

・巴黎的一天

 

Southern France南法,晃晃悠悠的美好時光

・來到庇里牛斯山下

・南法的一天

・汀妮克與傑哈

・卡爾卡松的滄海桑田

・在阿列日,逛市集

・我會中國功夫!

・鄉間的教堂

・晃晃悠悠,在小村

 

Northern Spain北西班牙,和風正吹拂

・原來這才是鄉下

・我在加泰隆尼亞有間農舍

・卡瑟拉斯農莊的一天

・到加泰隆尼亞吃什麼?

・漫步蒙布朗

・好在,還有這樣的修道院

 

Barcelona巴塞隆納,相見不晚

・終於・巴塞隆納!

・我住在那裡

・巴塞隆納的一天(三餐)

・我喜歡的Tapas小酒館

・在巴塞隆納,怎能不「高第」?

 

從巴黎到巴塞隆納,法國至西班牙,直線距離約八百三十公里,作者夫妻卻花了二十幾天才從巴黎抵達巴塞隆納。他們採取「折衷方案」,兩人從都市啟程,先搭火車,繼而租車下鄉,在郷間居遊,爾後回到城市。捨棄寬闊方便又相對省時的高速公路,選擇走省道、鄉道,有時還刻意從GPS衛星導航顯示的幾條路線中,挑選那最遠又最曲折的一條。於是他們自巴黎出發,上了路,先在南法阿列日省(Ariege)一個名叫聖蘇珊妮(Sainte Suzanne)的小村附近居遊,再穿越庇里牛斯山,到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内陸一個GPS也找不到的僻靜角落,體會農莊生活,最後到達地中海畔的巴塞隆納。

 

雖然去過巴黎和巴塞隆納,但並沒機會好好認識這兩個城市,幾乎都是透過旅遊書籍來了解這兩個迷人的地方。

 

去年暑假才去過巴塞隆納,書裡面有提到tapas,我們也有吃喔!只不過我是看了書才知道,tapas是的由來:「酒館不論大小,通常一進門便可看到吧台上陳列了大盤大碗的各色小菜。這些小菜就叫做tapas。這是複數形,單數字為tapa,有關這個字的起源,說法有很多種。最為人知的是,西班牙南部的安達魯西亞天氣炎熱,酒吧裡端當地盛產的雪莉酒(sherry wine)給客人時,因為這種酒的酒精含量較高又帶點甜味,容易招來果蠅,掌櫃就順手在酒杯蓋片麵包或火腿、香腸片什麼的,防止小蟲子掉進酒裡。tapa這個字在西語中意即蓋子,久而久之,這種送給客人防蠅兼下酒的各式小食,就叫tapas了。」

 

當然,現在的tapas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簡單了,我們在西班牙旅行的餐食中,在阿維拉的Las Cuevas del Duquet 餐廳的tapas那一餐是最合我的口味喔。

 

書中還有介紹蒙特塞拉(Montserrat),這是加泰降尼亞人的「聖山」,翻成中文的意思為鉅齒山,這座山遠遠看去,整片山嶺果如鋸齒一般高低不平,有點像中國山水畫中的山景,不但氣勢磅礡,還帶著一絲神秘氣息。有人說這座聖山實乃天才建築師高第設計巴塞隆納聖家堂的靈感來源。

 

我們去年暑假去巴塞隆納,行程裡沒有這裡,導遊好像沒有特別提到這座蒙特塞拉聖山,於是就這樣錯過了啊……..實在很可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