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旺斯的聖誕夜:十二篇關於生死、友誼的生命故事.jpg

第一次看范毅舜的作品是「公東的教堂」,然後就是這一本「普羅旺斯的聖誕夜」。

這本故事是范毅舜自己的生活故事,看完之後感覺范毅舜的人生真是精彩,能夠在世界各地都有知心的好朋友,每每到國外工作,都有神父或教友幫忙招呼吃住,當然這根范毅舜自己擁有澎湃的熱情很有關係。

范毅舜因為是天主教徒,所以和許多神父結為好友,這本書裡最讓自己感動的地方,就是范毅舜和神父之間那種像親人的感情。遠度重洋的神父,來到台灣,落腳在偏僻的村野,對於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奉獻一生的愛,真的很令人感佩。其中「安端神父的告別」一文,讓我哭了好幾次。尤其是范毅舜到巴黎的醫院探視已經癌末的安端神父,儘管醫院沒有給神父積極的治療,但是安端神父就是還有一口氣,像個活木乃伊,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放不下的?范毅舜回憶,當時神父也沒有辦法跟他說話,所以他就先離開了,但才一剛走出醫院又折返回病房,他說他沒有辦法這樣離開神父,他不能讓這虛無成為自己對安端神父的最後印象。范毅舜對著神父大吼,跟他說:「不要再撐在這裡!我准許你離開!那位你畢生追尋的天主,已在另一頭等你,你得勇往直前!」神父有了反應,原本握著沒有反應的手,將范毅舜的手拉置胸前。

隔天清晨,范毅舜又想去探望安端神父,但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告訴他安端神父昨天晚上九點鐘過世了。這位帶著范毅舜上山下海,與他有著深厚感情的神父,就這樣安心放手離去了。

前幾日過世的丁松筠神父,選擇靜山作為長眠之地,但不知道靜山在哪裡,結果在最後一篇「靜山,馬神父」中看到了靜山修院的歷史。靜山修院在彰化郊區,1960年,耶穌會興建了一棟五層樓高的建築,作為培養會士的場所,現在因為入會者越來越少,靜山修院逐漸改為教友靈修中心,有專司輔導的神父長駐於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