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晚上的教授分享了一篇文章跟大家欣賞,教授說網路上找得到,真的找得到耶!


Stephen Covey發現了 90/10 的定律。



它將改變你的一生(最低限度,它將改變你對不同情況的反應)。


90/10 的定律是什麼?生命的 10% 是由你的際遇所組成,餘下的 90% 則由你的反應而決定。


這意味著什麼?我們無法掌握那 10% 的際遇。 我們無法阻止行程因汽車壞掉、航班誤點,甚或車子拋錨而延誤。

 


我們無法控制那 10% 的際遇,但餘下的 90% 則不然。你可以決定餘下的 90% 。

如何? … 憑你的反應。

 


你不能控制交通燈轉紅,但你能夠控制你的反應。別讓他人愚弄你,你能夠控制你的反應。


讓我們舉個例子。



你與你的家人吃早餐,你的女兒不小心把咖啡潑倒在你的襯衫上,這是你無法控制的情況。


下一步將如何則由你的反應而定。

 


你開始責罵。


你狠狠地臭罵女兒一頓,令她陷於痛苦之中。然後你又把怨氣發洩在太太身上,責難她把咖啡放在桌邊。接踵而來的是一場短暫的罵戰。你生氣地上樓更換你的襯衫。你下樓,然後發現你的女兒正哭著吃早餐並趕著回校。結果,她錯過了巴士。

 


你的太太趕著上班,你匆忙開車把女兒送回學校。因為你已經遲到了,你以時速四十英里在一條限速三十英里 上的道路前進。



你付了六十元道路罰款,終於抵達學校,並已遲到十五分鐘。你的女兒沒有跟你道別便已跑進學校。你回到公司,已是九時二十分了,這時你竟然發現──你忘了帶公事包。這是非常糟糕的一天,而你感到你的運氣每況越下,你開始渴望回家。

 


當你下班回家,你感到你與太太及女兒的關係上出現微小裂痕。

 


為什麼? … 一切皆由你早上的反應而起。


 

為何你會有如此糟糕的一天?

A)是咖啡所造成的嗎? 
B)是你的女兒所造成的嗎?
C)是警察所造成的嗎?
D)是你所造成的嗎?
 
 答案是D。


 

(親愛的大肥,希望你的答案也是D!)

 


你無法控制女兒打翻咖啡一事,但你在緊接那五秒內的反應讓霉運開始發生。

 


以下是你改寫命運的結局。

 


咖啡翻倒在你身上,你的女兒幾乎要哭了,但你溫柔地說:「親愛的,這並不算什麼,但你下次得小心一點了。」你拿起毛巾便上樓去。在你更衣完畢並拿起你的公事包後,你下樓去,望出窗外,你看到你的孩子正在上巴士。她回頭並向你揮手。你早了五分鐘回到公司,並親切地與你的同事打招呼。你的上司亦對你新的一天給予正面的評價。



看到兩者的分別嗎?

 


兩個不同的情景,由同一個開首所引起。但結局完全兩樣。


為什麼?


皆因你的反應而起。

你或許真的無法掌控 10% 的際遇,但剩下的 90% 則可以由你的反應而定。
 

以下有一些實踐 90/10 定律的方法。如有人說起你的是非,千萬別當一塊「海綿」,讓那些攻擊性的說話像水在玻璃上一般的流走。別讓那些負面評價纏繞著你!



適當的回應能夠使你的生活免受破壞。一個錯誤的反應能夠使你失去朋友、生氣、甚或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



如果車子拋錨了,你會如何感想?你會生氣嗎?你會否猛擊車上的鐵鍊?我的一個朋友就把鐵鍊弄下來!你會怒罵嗎?你的血壓是否急速上升?你會否嘗試去踫擊他們?

 

誰會在意你上班遲到了十秒?為何讓車子破壞你的駕駛過程?



記著 90/10 的定律,別在意。


你被通知說你被辭退了。
 

你為何失眠與憤怒 ? 事情總是發生了。不如用你憂心的力量及時間去找尋新工作吧!



航班延誤了,而它將影響你一整天的行程。為何將你的怒氣發洩在服務員的身上?她並不能阻止事情發生。



如利用你的時間學習,或認識旁邊的乘客。不要憤怒,它將令你的一天變的更糟。


現在,你懂得了 90/10 的定律。實踐它,你將會發現它的驚人效果。嘗試實行它,你將不會有任何損失。 90/10 的定律非常神奇,而只有很少數的人懂得運用它。


結果呢?
 

超過百萬人沈溺在痛苦、嘗試、問題與心傷之中。我們必須理解並實踐 90/10 的定律。



它將改變你的一生。

 
分享完這篇文章,教授提到他念高三的兒子想要和同學去參加台北市政府前的跨年晚會,但是媽媽不准小孩去,因為二月一日就要基測了。當然小孩不高興,媽媽跟著生氣。教授出來打圓場,利用這10/90法則,一定要去擋也擋不住,便要孩子承諾自己幾點以前要到家。孩子說:「不知道同學幾點要回家?」教授說:「不要管同學幾點回家,你自己想一想,一個未滿18歲的孩子,應該在幾點以前回家?如果以後你的小孩也要去參加跨年活動,你希望他幾點以前回家?」孩子想想回答2點以前,果然當天孩子在1:50返家。


 

這個結局,孩子覺得得到了父母的尊重,父母也知道孩子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教授問如果是我們,會怎麼做?我笑著說:「就跟孩子一起去,一起回來。」教授說怎麼可能,孩子才不會願意讓我們跟著。是喔!孩子長大了,就想著要有自己的天地,想要飛出父母的管轄範圍,哪天小肥長大了,應該也是如此,做媽咪的我是否應該要提前給自己心理建設?趁著小肥還小小的,心裡只想著爸爸媽媽的時候,沒事就抓來抱一抱、親一親,為自己留下滿滿的甜蜜回憶比較實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珊珊 的頭像
    珊珊

    珊珊來此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