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禮拜我們回台中看爺爺奶奶,利用星期天帶爺爺奶奶去彰化走走。


第一站的目的地是「扇形車站」。位於彰化火車站旁,參觀路口在彰美路1段1號,由彰化機務段大門進入,還可以蓋一個很可愛的紀念章喔!


怎麼去?

 

★ 自行開車:
1、國道一號:由彰化交流道下,接台19線(中華西路)、中正路和三民路,轉彰美路一段即可到達彰化扇形車庫。
2、國道三行:由彰化系統交流道下,接國道一號由彰化交流道下,接台19線(中華西路)、中正路和三民路,轉彰美路一段即可到達彰化扇形車庫。


這座彰化縣定古蹟的扇形車庫,創建於西元1922年,位在台灣西部幹線山海線交會處彰化站的北邊,是日治時期火車頭「機關庫」,擔負火車頭之維修、保養、調度以及緊急救險任務。稱之為扇形車庫,是因為以轉車臺為軸心結合輻射分布的火車頭維修庫,形成扇形的平面分布。台灣的扇形車庫原本有五處六座(分別位於台北、新竹、彰化、嘉義、高雄等地),但因陸續改建之故,目前彰化扇形車庫為全台碩果僅存的一座,同時也是東亞僅存的活「扇形車庫」。

彰化鐵路「扇形車庫」,是火車休息和保養檢修的地方,有好多好多的火車。我們碰到一個工作人員到裡面放東西,包包和帽子就放在走廊的椅子上,小肥趁機坐在旁邊,假裝自己是火車站長,過過乾癮。


這個很像綠野仙蹤裡那個錫人造型的機器人,是用廢棄的火車零件組合而成的,很有意思。

 


爬上觀景台,整個扇行車站呈現在眼前,每個火車休息區上面都有編號喔!



這個可以旋轉的軌道,讓休息好的火車可以順利的出任務。



這個消防栓很特別,控制小肥手中的壓桿,可以移動噴嘴,順利命中目標。


祖孫三代,兩對父子,誰長得最帥?

 


可別小看這個阿伯喔!這個阿伯可是台鐵車站派來監視我們有沒有什麼不良企圖....,不是啦!這個阿伯應該是值班人員,剛好又是火車駕駛,爸爸問了阿伯很多關於火車的問題,阿伯也非常熱心的為爸爸解惑。媽咪覺得這個阿伯真厲害!


中午我們去吃彰化非常有名的「貓鼠麵」。你一定覺得這個名字真是奇怪吧!瞧瞧下面的說明就知道啦!


怎麼去?彰化縣彰化市陳稜路223號。請看地圖

 

 


起源:貓鼠麵創始人第一代陳帳先生與陳木榮先生兩位於民國10年設攤於竹廣市內,經營至今已有八十年歷史,由於當時竹廣市內麵攤林立,但多無特殊口味,獨獨其所匠心研究之湯頭味道鮮美清香、甘醇而不膩,食後口齒留香,讓人回味無窮,為當時老饕族之最愛,因此聲名遠播。第二代陳昭漢於民國二十八年從小就加入經營行列,第三代陳汝權先生於民國六十五年協助其父親經營,直到民國七十二年接下父親的事業迄今。
由於第一代經營者的生肖均屬老鼠,而且陳木榮身形瘦小、動作敏捷、待客親切,熟客常暱稱之為老鼠仔。加上垂愛該店烹調手藝之客,常說讓我們到老鼠仔那兒吃麵去,通常閩南語說「老鼠」與「貓鼠」同音,故其兩位經營者協調將店取名為貓鼠麵,讓老饕易於稱呼其名,目前已被列入彰化市徽中的-彰化三寶。

 

看小肥吃得津津有味,連湯都喝得一乾二淨,就知道味道真的很不錯...


第二站來到位於彰化市公園路二段1號 (自來水公司後方)的「不老泉」。跟警衛登記一下就可以進去探險囉!


怎麼去?


自行開車:由中山高速公路(國道1號)下彰化交流道往彰化市方向 →中華西路(台19)→孔門路(台19)→東民街→左轉公園路一段(縣139)直達彰化市自來水服務所。

 


由大門進入往右手邊走,往左方看,就可以看見已經有一百年歷史的「不老泉」。不老泉當年是為了改善彰化地區的民生用水而籌建。巴洛克式建築風格,拱門的山牆門飾搭配兩端的柱頭設計,具有獨特的典雅風格,是彰化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


這座不老泉現在已經封閉,完全看不到裡面的樣貌,陽光太強,從牆上的小窗看進去,隱約只見一個很大的蓄水池。

 

 


刻有不老泉簡史的大石塊


不老泉後方的噴泉小花園,有祕密小徑可以來回穿梭,小肥像條蟲兒一樣在這裡鑽來鑽去。


第三站來到武德殿。


怎麼去?彰化市卦山里公園路一段45 號


武德殿為日本宣揚其傳統武道之場所,當時在台灣各大城鎮均設有類似之設施,今天尚留存有台南、台中、彰化、高雄、旗山等。這座位於彰化市的仿唐式宮殿式建築,在西元一九二九年起造,西元一九三零年十月十八日落成,造型典雅,建築物樓高約八米,氣勢雄偉。光復後當作忠烈祠祭祀使用。不過今天內部整修沒有開放,好可惜。


在武德殿後方,有一棟日式建築,應該是餐廳吧!不過現在沒有營業了。

 


「節孝祠」,是我們今天第四個景點。


怎麼去?彰化市卦山里公園路一段51號


節孝祠就在武德殿的旁邊,不過大門深鎖,要從武德殿後方的小路繞過去才行。

 


由資料得知,彰化節孝祠為台灣現存三座節孝祠中,唯一單座獨立的節孝祠。格局為四合院兩殿兩廊式,格局嚴謹,造型優美,雕工尤精,其木結構採用罕見的「移柱法」,在台灣為建築史上深具研究價值。彩畫出自鹿港名師郭新林之筆,彩繪錦頭裝飾圖案和彩墨書畫充滿書香氣息,配色調和溫文雅緻,尤其錦頭所用開卷圖形堪一絕。


祠前的一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天朝旌表」石碑,原立於縣城東門,因日人拆除東門樓而被移置至此,此碑所敘為嘉獎汪門劉氏及從死孝媳余氏之義烈事蹟。


彰化縣志人物志節烈記載:「汪門雙節者,邑民汪家姑婦也。姑劉氏,婦余氏,素慈孝。雍正9年(1731)大甲西番作亂,焚殺居民。姑急告婦曰:「義不可辱,當各為計。」語畢遂自刎,婦方抱姑屍而泣,逆番猝至,遂觸垣死,乾隆3年(1738)旌表勒碑縣東門。」

 

節孝祠裡的小橋流水。


這裡是「開化寺」,也是彰化的古蹟之一,是我們今天最後一個景點。


怎麼去?彰化市光華里中華路134號


開化寺,又稱觀音亭,清雍正二年(西元一七二四年),知縣談經正建。乾隆十八年(西元一七五三年),街民在捐貲重修。道光二十年(西元一八四O年),再重建。日據時期,山川門因道路拓寬被拆除,乃魚臨路北側築一門樓,上款開化寺。


今天看了這麼多歷史古蹟,就屬這個「開化寺」和我們關係最深。為什麼呢?因為爺爺說民國40年的時候,他曾經跟著部隊在這個「開化寺」裡住了三個月,擔任聯合糾察隊的工作,那時爺爺才19歲。媽咪原本想要帶小肥進去寺裡,請爺爺說說以前的往事,不過今天寺裡在辦法會,貼著「禁語」的告示,所以我們只在門口看看就離去。

 


因為還要趕回桃園,所以沒有時間上八卦山走走,媽咪上回到八卦山是國小畢業旅行的時候,對八卦山的記憶停留在久遠年代。下次如果還有機會,一定要去八卦山欣賞彰化的夜景。


彰化旅遊地圖,如果看不清楚,另存新檔就可以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