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理和作品,以一個孫子阿和的角度來看他身為假黎的奶奶。


奶奶不是父親的親生奶奶,而是祖父的繼室。不過奶奶對孩子們非常好。她的個子小,有些黑,她是纏著番婆頭,手上有刺花的奶奶。


自從媽媽生了弟弟之後,阿和就跟著奶奶,一直到成年到外面流浪。在阿和的生命史上,奶奶是他最依戀的人。不過阿和一直都不知道奶奶是假黎婆。


某一次,媽媽和街坊鄰居聊天,阿和聽到媽媽說:「假黎是不知年紀的,他們只知道芒果開花又過了一年了。」


阿和覺得媽媽說的人好像是奶奶,不過即使知道了奶奶是假黎,阿和還是喜歡奶奶。


有時奶奶的親戚到家裡作客,奶奶也不喜歡媽媽給他們太多東西,奶奶說:「雖然他們是假黎,可不是要飯的呢!」


有一次阿和病了三天三夜,大家都覺得阿和不行了,只有奶奶堅持守著阿和,總算把阿和給盼醒了。


阿和十三歲外出求學,之後又在外面闖天下,每次久別回家,奶奶便坐在阿和身邊,久久的看著他。


後來阿和遠走海外,多年沒有寄信回家,光復前兩年,奶奶死在砲火聲中,死前還一直掛念著阿和有沒有寄信回來。


等阿和回來,他才發現他已經失去生命中最重要最親愛的人了。


假黎是什麼意思啊?這本書上的解釋是:

 

假黎,根據河洛話「傀儡」的發音「加禮仔」而衍申出來的客家話,特指「傀儡番」,是清代以來漢人對於台灣南部排灣族、魯凱族的通稱。也有的人說是漢人沿用平埔族稱呼山地原住民「Kali」的諧音而來。

 

故事裡的「假黎婆」奶奶是排灣族人。這本書也在介紹了許多關於原住民的文化與歷史,是一本很不錯的文學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珊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